服务热线:
400-688-1805
长沙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调研中能装备
来源: | 作者:znzbzz | 发布时间: 2022-12-01 | 613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7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长沙正在积极筹划申请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11月30日,长沙园林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调研会在中能装备智造厂房召开,调研园林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行业情况,听取试点工作的具体建议和意见。长沙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胡刚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曹君涛,长沙市城管局园林维护处处长刘辉、副处长陈智,雨花区、长沙县园林维护中心负责人一行到访中能装备,中能装备董事长张作良、中能环境总经理粟干军、周红波全程陪同。





胡刚副局长一行首先来到雨花区园林中心垃圾处置点,考察了解了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情况,随后来到中能装备制造厂房,参观了履带式、牵引式、车载式树木削片粉碎机、滑移装载机等创新产品,并现场观看了园林垃圾粉碎车粉碎作业全过程。



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首先听取了中能装备关于园林垃圾清运设备和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整体情况介绍。董事长张作良谈到,中能装备专注于园林垃圾清运粉碎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依托于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款园林垃圾粉碎专项作业车,创造性地提出了园林垃圾现场粉碎、收运一体化的新型运营模式,提出“1+X”的建设模式,即一处资源化综合处理中心和多处临时暂存点,并在长沙各区建立了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进行园林垃圾后端资源化处理工作。


随后,调研组一行问询了国内外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以及其他省份园林垃圾清运处理的情况,并详细了解了目前可行的、未来可想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中能环境总经理粟干军向调研组一行汇报了长沙目前最主要的资源化方式。他表示,在长沙现行的资源化利用模式中,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颗粒都不是最生态的园林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后端资源化利用国内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大多企业都是“摸石头过河”,长沙需要因地制宜,吸取国内其他优秀城市经验,多渠道探索发展,以此找到更多更有经济价值的利用途径。



听取相关情况汇报后,胡刚副局长充分肯定了中能装备和中能环境在园林垃圾清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生态”和“可持续”是园林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的意义,规范前端收集,创新后端资源化利用,需要大家集思广益,使产业有规模、模式可推广。长沙已经有了基础,也有信心、有能力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出成果。



曹君涛提出,“1+X”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但长沙不仅要建设前端收集的“1+X”模式,还得形成后端资源化利用的“1+X”模式,即找到一种主要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探索出多种新型的利用方法,两种模式双管齐下,拉通前端到后端的道路,这样才有在全国推广的价值。



刘辉强调,后端资源化利用是试点工作的重点,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后端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后端资源化利用如何真正地落地,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合作。政府为企业提供探索和创新的条件,比如企业用地、政策规范等,企业大力发展后端资源化利用的研发,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探索性工作,找出更多能形成完整产业链的新型资源化利用方法。



陈智表示,充分了解国内外园林绿化垃圾处理模式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取长补短,再结合长沙本地的实际情况,是探索出“长沙模式”的有效方法。



长沙县园林维护中心负责人表示,长沙县园林绿化维护业务目前都外包给了相关企业,提高后端资源化利用的价值能相应地降低企业在前端清运处理中投入的成本,这样能大大提高行业相关企业积极性,有利于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雨花区园林维护中心负责人指出,前端的清运工作也是重要的一环,纯电动的园林垃圾清运设备更符合试点工作中对生态的要求。后端资源化利用工作中如何让“产、供、销”形成链条,建议企业大力开展研发,并申请政府相关经费支持,真正产生资源化利用的效益。


园林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冉冉升起的朝阳行业,中能装备自成立之初就坚持自主研发,除了园林垃圾清运处理相关设备的研发外,未来也将会投入更多的力量到后端的资源化利用中去,为长沙园林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贡献力量。